常用脫墨劑配方及其應用
洗滌法廢紙脫墨中,
表面活性劑對紙上油墨起著潤濕、滲透、乳化、分散、增溶、洗滌等一系列作用。其中,.
表面活性劑在永溶液中對油墨的增溶作用,是決定洗滌法脫墨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。由于非離子
表面活性劑膠束的聚集數大、臨界膠束濃度小、增溶能力大,因此在洗滌法脫墨中常用聚氧乙烯型非離子
表面活性劑作為脫墨劑,如環氧乙烷含量為55%~75%的C12~18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、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等。利用非離子
表面活性劑進行洗滌法脫墨,把影響
表面活性劑對油墨增溶作用的因素如漿濃度、溫度、電解質等進行全面權衡,充分發揮
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,可以把目前工藝:廢紙一碎解一加藥、脫墨一疏解一洗滌一紙漿,簡化為:廢紙一加藥、增溶、攪拌一洗滌一紙漿,即:把切碎的廢紙裝入帶攪拌的反應釜中,加入含有電解質的
表面活性劑藥液,于溫度預浸數分鐘,然后攪拌至增溶作用完成,出料,洗滌,獲得再生紙漿。與目前的洗滌法脫墨工藝相比,此工藝具有如下優點:脫墨時漿濃度可高達18%,是一般漿濃度的3~6倍;脫墨后的纖維白度高,不經漂白,可達到原紙白度;脫墨周期短,設備投資少。洗滌法常用的脫墨劑配方[%
(質量分數)]如下:
配方l
組 分 |
按廢紙量計 |
Na2Si03
NaOH
吐溫-60
|
5
2
0.5
|
配方2
組 分 |
按廢紙量計 |
水玻璃
氫氧化鈉
聚氧乙烯烷基酚醚(TX一10)
|
7
2.5
0.2
|
配方3
組 分 |
按廢紙量計 |
水玻璃
氫氧化鈉
過氧化氫
脂肪酸鉀皂
|
5
2.5
2.5
0.5
|
浮選法脫墨是將凈化后的廢紙漿的濃度沖稀至0.8%~1.2%,送入浮選機中,于漿料中加入脫墨劑和少量起泡劑,在室溫下鼓入空氣進行浮選分離,印刷油墨、顏料等雜質隨泡沫而除去,再經脫水和烘干即為成品。脫墨劑也可在碎解過程中加入。浮選法脫墨中,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(7~12)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(7~12)醚,以及它們與烷基苯磺酸鈉或α一烯基磺酸鹽的復配物做脫墨劑,可獲得優良的脫墨效果,使用按50:25:25配比的C15~18。α-烯基磺酸鈉與壬基酚聚氧乙烯(4)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(15)醚的復配
表面活性劑作為脫墨劑,效果更佳。某些聚氧乙烯醚
磷酸酯鹽也是浮選脫墨法的良好脫墨劑。使用0.2%
表面活性劑與l.5%NaOH、4%Na2Si03、0.75%H2O2復配的混合物對廢報紙進行浮選脫墨,一般認為脫墨的難易程度與脫墨劑的使用量關系很大。但是在廢紙脫墨工藝過程中,以安裝保溫塔來提高脫墨藥品的反應性,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。